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产经 > 产经

菲仕兰乡村振兴基金启动

出处: 作者: 网编:产经中心 2018-10-17

嘉宾共同启动菲仕兰乡村振兴基金(左起:段全红、杨国超、王行最、李利亚)

嘉宾共同启动菲仕兰乡村振兴基金

10月17日,荷兰皇家菲仕兰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在京宣布共同启动“菲仕兰乡村振兴基金”。项目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培训3000名乡村贫困女性成为爱心月嫂、为7000名乡村弱势儿童提供营养关爱、在2个贫困县开展中荷奶农结对帮扶,同时建成一个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实现“3721目标”。

据悉,自2016年起,菲仕兰就携手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精准扶贫,其中,爱心月嫂项目表现尤为突出。随着今年9月党中央颁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中国的扶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社会各界积极携手发力,为打好扶贫攻坚战出力献策。会上,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王行最在分享扶贫经验时表示:“新时期乡村扶贫工作重心已由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转向促进乡村综合发展层面,我们只有结合贫困人群特点,‘授人以渔’帮助其提升技能素养实现自力更生脱贫致富,才能从根源上实现精准扶贫,合力实现乡村振兴,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菲仕兰在这方面走在前列且做得扎实。”

本次启动的菲仕兰乡村振兴基金,计划首期投入1000万元用于持续开展“造血式”扶贫。将聚焦美丽乡村、爱心月嫂、儿童关爱、赋能乳业等四大模块,通过扶助提升“脱贫”技能,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此举标志着菲仕兰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进入全新高度,彰显其扎根中国、长久发展的决心。菲仕兰中国高级副总裁杨国超表示:“作为世界十大乳企之一,菲仕兰有着147年历史,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形式,由19000名会员奶农所有。菲仕兰发展的历史,实际就是农业、农村、农民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历史。我们发起这个基金的初衷,就是要聚焦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不忘初心、加大投入、全面发力、回馈中国社会。”

授之以渔,始终是爱心月嫂项目所秉承的理念。依托北京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爱心月嫂项目对贫困女性开展家政育儿职业技能培训,使她们具备就业甚至创业的能力。据统计,该项目从201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两期,覆盖5省市,超过340名贫困女性获益,同时影响带动更多农村女性走向自主脱贫之路。爱心月嫂项目因其对贫困女性生活和社会地位的改善、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带动而广受社会各界的好评,成为公认的扶贫样本。藉由“菲仕兰乡村振兴基金”的成立,爱心月嫂第三期项目正式启动,将扩大帮扶范围,丰富培训内容,未来三年预计培养和输送3000名优秀爱心月嫂。

爱心月嫂展示培训成果

爱心月嫂展示培训成果

2015年至今,菲仕兰通过物资捐赠、营养课堂、知识科普、志愿服务等方式帮助弱势儿童改善营养和生活环境。伴随“乡村振兴基金”启动,菲仕兰将进一步加大投入,重点聚焦贫困儿童,计划在四川SOS儿童村开设“菲仕兰爱心家园”助养孤儿,让他们重归温馨家园,以爱心和实举帮助他们摆脱家庭不幸带来的影响,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据悉,“菲仕兰爱心家园”已开始筹建,首批将助养10余名孤儿,未来“菲仕兰乡村振兴基金”将致力于帮助弱势人群,预计惠及约7000名儿童。

乡村振兴依托于唤醒贫困人群的创造性与奋斗意识,同时也是对乡村经济结构与经营模式的重大考验。菲仕兰愿意将147年积累的乳业知识和经验带到中国,特别是与中国乳业从业者进行分享,帮助他们提升效率和效益。未来三年,“菲仕兰乡村振兴基金”将在中国两个贫困县,持续开展奶农结对帮扶项目。项目聚集了经过特别选拔和专门培训的菲仕兰会员奶农。他们将实地走访考察当地的牧场,并对牧场运营管理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从而帮助他们改善经营管理、提升产量和质量。项目首期已于日前落地安徽临泉。

美丽乡村建设是“菲仕兰乡村振兴基金”的重要模块,计划帮助贫困地区挖掘地方潜能,打造兼具文化底蕴和经济发展能力的“中荷小镇”,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菲仕兰将传递荷兰乡村建设的先进经验,开拓中国乡村发展的视野。鼓励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开展生态致富,通过乡村旅游、文化交流等方式实现当地就业、人人致富。目前,菲仕兰美丽乡村项目计划在河北贫困县选择示范乡村,并力争将其打造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文化特色样本小镇。同时,菲仕兰还将在国家重点贫困县资助建设路桥等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助力乡村发展。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