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一周三休看上去很美

出处:政经 作者:陶凤 网编:尹文武 2018-07-16

近日,由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休闲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建议,2030年实现“做四休三”。在我国劳动生产率达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可实行每天工作9小时,每周工作4天的四天36小时工作制。

届时,国家就可以取消每年通过前挪后借形成的黄金周或小长假制度。员工可根据自身需要与单位进行协商,灵活安排自己的假期。

中国人吃苦耐劳,在国内商家周末营业也司空见惯,人们为了获取更多劳动所得不惜牺牲休息时间也顺理成章。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比起挣得多少,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并不为过。

一周应该休假几天?人们第一时间的心声:最好天天都休假,每天都是带薪假,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但理智总会把这些想法逐一击碎,并还原一份真实的劳工市场状态。 

4天工作制看上去美好,却和眼下很多上班族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比起急着叫好的网友,很多网友表示在双休尚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带薪休假还有“几步之遥”的时候,实在不奢望一周三休了。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对全国2552名在业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0.1%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带薪年休假”。

带薪休假制度“打折”,有政策层面的监管不到位,也有市场层面的半推半就。不同社会组织落实带薪休假的情况参差不齐,即使同为企业,高端服务性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情况也有天壤之别。高端服务性企业利润与成本管控之间的关联度远不及劳动密集型企业,而我国现阶段产业分布情况,高端服务业仍在生长培育期,劳动密集型产业仍为主要用工领域。企业提高利润,更多地只能依赖压缩劳工成本,休假难带薪就不足为奇。

表面上,国家可以规定每日及每周的法定工作时间,可以规定每月加班时间的上限与加班费。但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市场逻辑,企业都是消费者用钞票投票,从而决定了员工的收入与福利水平,对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言,并非闲暇越多越好,也并非工作越多越好,而是成本收益权衡的最终结果,追求的应该是工作所得与闲暇的总效用最大化。

在我国分工精细的职场生活中,放弃休假主动加班还源自强烈的危机感。劳动者竞争激烈,个体的可替代性太强,蓝领不能免俗白领也不能例外,甚至更为严重。高强度高压力的职场竞争环境下,安逸有可能意味着进取心的流失和学习能力的下降。

2014年10月,重庆富士康上千名员工聚集,不是抗议强制加班或加班过多,而是抗议加班时间减少。工人希望加班,被许多人视为黑色幽默,可换成作家希望更多约稿、演员希望更多片约,却被视为人之常情。

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去年是一周双休推行整整20年。双休制也是在经过了一个论证、试点的过程后才逐步推广,想要一周三休同样需要经济发展和用工现实相匹配,简单的加法解决不了问题。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