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存量网络小贷迎来全面整治

出处: 作者:记者 刘双霞 网编:王巍 2017-11-24

微信图片_20171124001139

继监管紧急叫停网络小贷牌照批设后,央行、银监会又联合地方金融办召开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会议。分析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在叫停新增平台后,存量网络小贷公司也将迎来监管。而监管的重点还是网络小贷的现金贷业务开展情况,股权的代持情况、杠杆以及合作机构情况等。不过,由于网络小贷公司跨区域经营的问题,牌照套利问题待解决,监管或将出具统一的管理办法。

未标题-4 拷贝

存量公司迎来整治

北京商报记者从地方金融办人士处获悉,11月23日上午,央行、银监会联合召开了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会议, 17个批准小贷公司开展网贷业务的省市金融办参会,汇报辖内网络小贷机构批设以及监管安排的相关情况。11月21日晚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紧急发文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原因是部分机构开展的“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风险。

业内人士预计,监管将会对存量小贷进行全面整顿,下一步可能会出台具体监管政策。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批准了213家网络小贷牌照(含已获地方金融办批复未开业的公司),其中有189家完成工商登记。

受网络小贷牌照收紧影响,已有步森股份、新国都等上市公司放弃参与设立网络小贷公司。麻袋理财研究院研究总监路南表示,很多人认为已获得牌照的公司会提前上岸,但实际上,已获得牌照的公司将首当其冲地面临更全面、更严格的监管。

有消息称,银监会正在内部起草的互联网小贷管理办法,或将于下周发布。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监管下一步将出台相关的举措,借款利率、催收、客户隐私保护等都将是重点。

“现金贷”关联业务是整治重点

据小贷公司人士透露,地方金融办上报属地网络小贷的具体业务数据,其中对于金额在3000元以上及以下的借款标准与业务操作区别,监管特别关注。在分析人士看来,3000元借款标准的划定表明了“现金贷”相关业务仍是整治重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认为,“现金贷”的业务模式按照金额大小主要有两类,一般就是以3000-5000元为界,大额的“现金贷”业务以持牌机构为主,利率定价、风控模式、资金渠道等与小额的“现金贷”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监管对两种模式进行区分,体现了一种精准监管、避免误伤的态度。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1月22日,全国目前有30家现金贷平台通过其运营主体公司或其股东持有了35张网络小贷牌照(含网络小贷公司直接开展“现金贷”业务)。 数千家“现金贷”平台大多还没有一个合法的放贷身份。在此背景下,一部分平台谋求借道网络小贷获取资质,更多的平台通过“助贷”模式开展业务,即“现金贷”的获客和风控由平台负责,并对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兜底,资金来源是银行、信托、P2P等各类机构。

风险传导是监管更担心的问题。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表示,我国存在一个二元的金融体系,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并存,并且存在较大的利息差,因此产生了影子银行系统,正规金融机构向非正规金融机构输血。一旦非正规金融机构产生了系统性风险,可能会传递到正规金融机构。

牌照套利问题待解决

上述地方金融办人士表示,“网络小贷跨地区经营突破属地监管”也是监管担心的问题。 目前,网络小贷牌照由地方金融办发放,但是业务范围却跨地区经营,此外,各地方对于网络小贷的监管政策也有所差别,产生了“牌照套利”的问题,给监管带来挑战。

白澄宇直言,已经存在的跨度经营互联网小贷公司,倒逼监管不得不亡羊补牢,想一个办法由银监会发放全国经营的小贷公司牌照,这首先需要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但这易引发央贷与地方贷的不同待遇,如何保证公平与一致性,成为挑战。

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也指出,网络小贷因为业务范围大,经营跨区域,牌照价值比较大,对监管方的审批和后续监管提出了挑战,目前因为各地监管的差异,牌照套利现象难以避免。未来不排除出台全国统一的监管标准甚至监管权统一的可能。

在薛洪言看来,问题的重点应该是对于非持牌机构的类放贷行为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监管框架,对于非持牌机构与持牌机构之间的助贷合作要明确具体的边界等。暂停牌照的发放,更多地也是针对非持牌机构,需要先梳理整顿,然后才有可能放开牌照申请。作为持牌机构,网络小贷已经有了一套监管指标体系,只是随着业务模式的创新和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监管力度需要进行适当升级。

北京商报记者 刘双霞/文 张彬/制表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