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中国经济增长的“全球效应”

出处: 作者:记者 蒋梦惟 张畅 网编:尹文武 2017-11-23

2

中国经济愈发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锚。在11月22日举办的“2017新浪金麒麟论坛”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今年全球经济出现向好态势,其中中国经济表现尤为亮眼,即在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同时,维持了经济较快增长。朱光耀引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指出,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34.6%。业内认为,这一成绩与中国在投资、消费等诸多领域下大力改革密不可分,而相关政策红利也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增长。

21

“十二五”平均贡献率超三成

“这一贡献率是中国深化供给侧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同全球经济紧密交融、相互促进。”朱光耀进一步指出,IMF今年内已连续四次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最新的预测值是6.8%,这意味着中国有望继续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朱光耀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推动全球经济复苏,而国际外部环境的改善,也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良好条件。IMF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长2.2%、欧元区经济增长3.1%、日本经济增长1.5%,去年深陷负增长泥淖的俄罗斯和巴西,今年也有望实现经济增速“转正”。“这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首次出现主要经济体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朱光耀表示。

据IMF和世界银行测算,2013-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31.6%,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口径,“十二五”时期,按照2010年美元不变价计算,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提升,这五年间,年均贡献率达到30.5%,稳居全球第一。

而到了去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达到33.2%,继续位居世界第一位。业内普遍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仍保持在1/3以上。“近些年,我国部署一系列政策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并且保障出口稳定,三驾马车一齐发力,确保经济稳中有进,并未受到世界经济低迷过多的拖累”,首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尤其在投资端,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有效带动了相当规模的资金流动,成为托底经济的重要力量。

带动效应渐强

由于秉持开放性增长理念,中国经济的每一步跨越都带动着更多国家一起觅得更多发展良机。

从进口端看,陈及表示,随着国内经济结构和消费水平提升,各类中高端产品愈加受到欢迎,涵盖钢材、石油等制造业原材料以及谷物、肉类等日常消费品等诸多种类,这部分的进口量足以使全球经济体广泛受益,“中国经济体量与日俱增,但资源相对匮乏,比较依赖借由国际贸易互通有无”。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我国积极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也成为我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带动的有力支点。有数据显示, 1-10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3个国家有新增投资,合计111.8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3%,比去年同期增加4.7个百分点。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020.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5.4%,同比增长21%;完成营业额575.2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8.5%,同比增长9.1%。

如今,在“一带一路”建设引领下,就连欧盟也借由先进的技术、资金以及管理经验加强了与中国的合作,提升了自身货物运输效益,并获得投资收益。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进一步指出,中国还为世界贡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及包容式增长、创新驱动、全球治理等新模式。

高质量高增长“兼得”

“世界各国均在努力通过各类调控实现经济平稳增长,且逐渐收到效果,相信随着外部环境改善,中国经济运行也更有底气。”陈及表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则分析称,中长期来看,由于经济盘子不断加大,增速略有下滑是不可避免的。我国经济将延续L形走势,2020年前确保经济增速不低于6.5%,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5年前确保经济增速不低于5%,并成为制造业强国,“更关键的是,我国有望在2023年实现人均GDP达1.2万美元的目标,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正式进入世界银行认定的高收入行列”。

在增速确保稳中有进的同时,未来中国经济结构也将持续深入调整。有分析指出,明年实体经济“换挡增质”将步入白热化阶段,供给侧改革红利的释放将推动消费升级和制造业高端化发展,进一步打开产业升级空间、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此外,凭借定向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创新工具,未来财政、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凸显精准化趋势,着力优化市场流动性、产业发展、区域发展的结构布局,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政策支持,并避免“大水漫灌”引致的系统性风险。

不过朱光耀提醒,目前全球经济仍存在着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例如,即将落地的美国税制改革、美联储的加息预期都可能对国际资本市场产生巨大影响,而个别国家高涨的反全球化思潮以及对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也对全球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严峻挑战。

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张畅/文 张彬/制表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