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3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启动大会。会上,市城管委主任孙新军直言,目前北京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仍不足,大多数处理设施处于超负荷运行。他透露,下一步北京将完善生活垃圾管理配套制度建设,制定区域生活垃圾排放核定和限额管理制度,超过核定清运量的部分将执行限排和加价等措施。据悉,区域生活垃圾限排和加价措施将于年内开始在全市实施,超量排放垃圾在后期回收时收费将会翻倍。
近年来,生活垃圾规模越来越大、种类愈发繁复,已成为各地治理城市环境过程中面对的巨大挑战。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减少生活垃圾排放,今年北京各区都将根据上一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和人口数量,计算出一个生活垃圾的核定标准。这意味着,今年这个区就只允许产生出这么多的生活垃圾,如果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了这一核定量,将限制其向市属的垃圾回收设施来排放垃圾。一旦市属的垃圾回收设施拒收这个区的垃圾,那么这个区就只能在区属的垃圾回收设施处来自行消纳产生的垃圾,以此刺激这个区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减量。而对于超出限额的生活垃圾,在后期回收时将实施加价翻倍收费。
“其实,根据规划,到2018年,北京的生活垃圾焚烧、生化总处理能力达到2.44万吨/日,资源化处理比例达到70%以上。”但孙新军也坦言,目前本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虽与垃圾产生量的快速增长相比仍存在差距,现在投运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大都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尤其是阿苏卫、安定等填埋场,处理能力比设计能力翻了一番多,与垃圾产生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紧平衡”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近年北京快递包装物和厨余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的情况,孙新军提出,本市应该细化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有关内容,这直接关系到后续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的效果。因此,他建议在《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修订过程中,增加对快递包装物的强制回收制度,明确包装物生产厂家和电商的包装物回收责任,细化净菜进城和用餐减量化等源头减量的管理内容。同时,他还建议在《条例》中增加对非居民垃圾开展强制分类的制度规定,明确违法责任等内容。
具体到快递包装物强制回收的方法,上述相关负责人解释说,目前,大部分快递都是由快递员送至居民家中,由居民来对快递拆箱、拆包并丢弃外包装。下一步,希望能够在居民拆箱验货后,由快递员将快递箱或外包装带回公司进行回收再利用,“这样的话,比较完好的快递包装,还可以回收再利用。而已经破损的快递包装,则由快递公司集中进行处理。希望这一建议,未来能够在条例中有所体现。”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