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3月11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就“‘十三五’开局之年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相关问题答问。会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披露了今年全部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工作的具体安排。王贺胜表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我国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这意味着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将彻底告别“以药补医”的时代。“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公立医院药品费用占比已经由2009年的46%下降到了40%,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负担。据不完全统计,预计今年将再次为群众节省药品费用600亿-700亿元。”
王贺胜表示,改革前,公立医院是通过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贴这三个渠道进行补助的。改革后,就变为了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核心是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王贺胜坦言,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改变以前的运行机制,还是很难的。因为它既涉及了深刻的利益调整,改的是体制机制,又涉及到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所以,王贺胜表示,取消“以药补医”这个机制,是我们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也是卫生计生部门今年最难啃的“硬骨头”。
王贺胜直言,“药品加成”政策是我国5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实行的政策,在当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药补医”逐步演化成为一种逐利机制,大处方、大输液、滥用抗菌素等问题日益严重,推高了医疗费用,削弱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损害了群众的利益,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我们一直把取消‘药品加成’作为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2011年在所有政府办的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取消了药品加成。2015年在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2016年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
对于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的措施,王贺胜表示,重点是要按照“腾笼换鸟”的思路,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破除旧机制、建立新机制。具体来说,腾空间,就是要开展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挤压药品价格的虚高水分,而且要开展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激发医院和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控制费用的内生动力。调结构,就是把降低药品价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腾出的空间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要把检查检验的价格降下去,把服务的价格提上来,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的价值,优化医院的收入结构。保衔接,就是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政策要同步跟进、无缝对接,确保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