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食品价格由涨转降 2月CPI同比涨幅显著回落

出处: 作者:张畅 网编:张畅 2017-03-09

timg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张畅)3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1月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4.3%,非食品价格上涨2.2%。分析认为,2月天气转暖,蔬菜等食品供应充足价格有升转降,是拉低CPI走势的重要原因,而考虑到当前市场供求关系依然保持平稳,预计全年将不会出现通胀的压力。

具体来看,2月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2.4%,其中鲜菜价格下降26.0%、猪肉价格下降0.9%,二者合计影响CPI下降约1.21个百分点。此外,鲜果价格上涨2.1%,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1.2%,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均有所上涨,其中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居住、教育文化和娱乐、交通和通信、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5.1%、3.1%、2.5%、1.8%、1.7%、1.2%和0.5%。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分析称,CPI涨幅明显回落,主要受翘尾因素变化影响较大,“去年2月在春节因素和寒潮天气影响下,价格基数较高,导致今年2月CPI翘尾因素约为0,比1月减少1.5个百分点;而从具体分类看,2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有利于鲜菜的生长,市场供应充足,食品价格由涨转降,其中猪肉和鲜菜价格下跌合计影响CPI同比涨幅回落1.21个百分点。”绳国庆同时指出,尽管2月CPI同比涨幅回落较大,但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 2月和1月的核心CPI同比分别上涨1.8%和2.2%,基本延续了去年的温和上涨态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今年1月CPI同比走高主要是因为春节因素带动,而2月CPI涨幅同比回落也主要是因为去年春节的错位因素导致翘尾因素走低拉低了当月物价水平。

对于未来物价走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当前供求关系依然保持平稳,物价也趋于稳定,当前大宗商品价格走高,美国可能加息,国际性输入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此外,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近期大幅上涨,可能传导到消费品价格,这些都使得物价上涨压力不容忽视。连平也表示,从全年来看,在总需求并未大幅回暖、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中性的背景下,通胀压力并不明显,不过由于3-4月份翘尾因素仍在低位运行,预计后续两个月的CPI同比仍将维持在2%左右的水平运行。

“今年CPI整体水平会高于2016年,但目前来看并不存在物价长期上涨甚至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永森表示,CPI上涨对经济的正面作用大于通货膨胀的负面担忧,所以暂时谈不上通货膨胀的威胁。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