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农业部: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去库存

出处: 作者:记者 蒋梦惟 林子 网编:张兰 2017-03-08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林子)玉米库存居高不下已经成为了农业供给侧改革中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3月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会上指出,2017年,我国要继续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在去年的基础上力争累计调减4000万亩。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东北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依靠玉米增收,如果无法为东北引进具备同等经济效益的农作物,农民收益保障或成难题,调减目标也会具有较大挑战性。

近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曾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公开表示,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连年丰收,农产品也需要进行去库存。3月7日,韩长赋进一步表示,我国调减玉米面积一年来,籽粒玉米已调减3000万亩左右,对政策性粮食库存的消化起到重要作用。2017年,我国要继续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争取累计调减总量4000万亩。

实际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在近日召开的发布会上就曾介绍称,我国每年的玉米产量与需求大致是相当的,所以要消化库存,还需要创造新的需求。去年,我国玉米总产量2.2亿吨,目前库存还有2.3亿吨,其中有20%供于食用,剩下的80%中绝大部分用于制作饲料,还有一部分是制药工业、纺织工业等原料。陈锡文表示,此前我国曾尝试将玉米作为燃料,但当时玉米库存尚有不足,许多企业纷纷停产。鉴于目前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且玉米库存高达2.3亿吨,我国可以继续研究论证,考虑适当增加玉米燃料酒精的产能,既可以减少玉米库存,也能对冲高油价。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累计调减4000万亩的目标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今年累计减少400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的目标具有一定挑战性。

他分析称,受到光照、水分、气温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可以种植的农作物较为单一,还是以玉米、白菜为主,而东北本身消费玉米较多,如果大面积种植瓜果蔬菜,不仅可能当地难以消化,运输到京津冀地区也会受到距离上的限制,因此目前改变产业结构的难度较大。

对此,胡定寰表示,目前中国农科院、黑龙江农科院已经开始着手研究,是否能推广其他附加值较高且符合东北气候条件的农作物,以代替玉米种植,“此前新疆以种植棉花为主,后来新增了大枣、核桃等作物,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很大”。

此外,国家发改委也指出,我国要坚持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主体多元的改革方向。业界分析,由此可以看出,一是东北玉米价补分离还会持续,而且配合鼓励增加大豆种植、补贴资金向优势玉米产区集中,非优势区玉米生产调减是肯定的,预计3月末4月初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及玉米生产者补贴细则将公布;二是国家库存玉米销售从5月份开始,拍卖价格应该是顺价销售,但预计在此之前地方性政策粮食交易不会休止,且投放区域及成交规模将逐步扩大。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