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林子)自我国公布今年财政赤字率拟保持3%不变以来,赤字率未来是否会增长、将用在何方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肖捷在会上表示,目前看来,我国赤字率仍存在余地,今后是否扩大赤字,则将取决于社会的总体需求,以及赤字形成债务的偿还能力,而赤字规模将随着GDP的增长相应增加。有专家指出,除了减税降费之外,赤字可能会用于补齐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短板,或进行扶贫等社会保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赤字率拟按3%安排,与去年持平,但随着GDP这一基数的不断增长,今年拟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收税研究室主任张斌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称,所谓赤字,就是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部分,在我国持续减税降费后,财政收入有所减少,赤字会有所扩大,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或将加大,这就可能导致赤字进一步增加,赤字是否扩大涉及多方因素,需要全盘考虑。
而对于今年赤字规模增加的用途,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这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减税降费,今年全年,我国要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坦言,以前地方政府会收各种基金费用,比如城市建设费用,地方政府就以各种基金的名义摊到企业。而这次报告专门提到要取消大量收费,暂时取消不了的也要降低,这些都是财政赤字的主要用法之一。
“除了减税降费之外,扩大赤字规模也可能用于补齐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短板,进行扶贫等社会保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实际上,目前我国的赤字规模已经足够大,即使未来可能扩大,但也不会出现太大偏离,向上调整的余地不多。
他表示,去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将近60万亿元,因此赤字基本不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否则2.38万亿元只能是杯水车薪,不会起到特别大的作用。更好的办法是把钱用到刀刃上,把钱花得有效率、有效果,转移支付或民生保障都是备选项。
不过,肖捷在发布会上也强调称,政府举债筹集的资金不是用于给公务员发工资、高福利,最终还需要帮助市场形成优质资产,这些债务需要与优质资产形成对应。“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始终没有改变,中国经济的蛋糕会越做越大,财政收入的蛋糕也会随之增大,这也是我国偿还债务的根本支撑”,肖捷表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