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3月4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首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傅莹介绍了即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民法总则(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相关进展。傅莹介绍,在制定《民法总则》时,要根据新的情况进行大量调整、创新,比如媒体关注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社会老龄化趋势,在《草案》中对监护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扩大了监护范围。“《民法总则》的制定对下一步民法典各个分编的编纂有统领的作用。按照我们现在的计划,应该会在2020年完成民法典编纂工作。”
傅莹表示,《民法》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总则规范的是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它是国家的基本民事法律,所以要提交给大会审议。“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用到刑法或者其他专门法律,但是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民法》。我们现行的《民法通则》是1986年制定的,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傅莹介绍,过去30多年,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法律也要与时俱进,所以在制定《民法总则》的时候,也根据新的情况有不少调整、创新。比如,在社会实践中法人的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草案》也进行了新的科学分类,也增加了法人的类别;对于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居委会,《菜案》也都拟赋予了特殊法人的资格。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