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林子)据首都之窗2月13日消息,日前,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调控思路及重点工程计划安排,今年全年,北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将增长6%左右,力争超过8950亿元。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依靠“内动力”,在棚户区改造、自住型商品房、功能性特色小镇和城乡结合部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挖掘增量。而在政府投资方面,将聚焦养老、交通、环境治理等领域,撬动社会资本不低于1500亿元。
“从数额上来看,北京今年的投资目标还是以稳健为主,完成任务的难度不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不过他也指出,相较于2015年全社会投资额同比增幅5.7%和去年全社会投资额同比增幅5.9%,今年的目标仍有一定提升,因此,要想完成年度目标,如何选择投资领域与带动社会资本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来说,北京本次提出,市政府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安排规模为550亿元,增长6.5%。在领域上,会重点聚焦基础教育、养老、棚户区改造、大气治理、交通疏堵、水环境治理、垃圾处理等领域。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北京将重点聚焦核心区基础设施和环境改造提升,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安排核心区投资不低于20%,城市副中心投资不低于15%。
此外,北京将加大以PPP项目补助、资本金注入、基金等方式安排的资金规模,安排引导放大资金比例不低于40%,直接撬动社会投资不低于1500亿元。这些投资计划在7月底前全部下达完毕,将比2016年再提前1个月。
陈及表示,受到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影响,现在社会资本对我国市场的投资前景大多保持观望态度,如果要撬动社会资本,还需要有乐观的市场前景,除了划定较为宽泛的投资领域之外,政府还需选定一些具有较高投资回报率或利润率的重点工程,为社会资本指明方向。
对此,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北京将集中推动230项重点工程,当年计划投资约2744亿元,项目数较2016年增加20项,支撑全社会投资3成以上。其中,安排新开工项目102项,比2016年增加了7项。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提前储备了255个推动前期工作的重大工程,项目数较2016年增加25项。具体来说,这些项目主要包括世界休闲大会主会场及配套设施、中科院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一期等重点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待具备条件后及时转入当年重点工程计划。
负责人还表示,北京会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高精尖”产业、生态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民生改善5大领域20个工程包。其中,仅一个城市副中心工程包,就包括了广渠路东延等28个项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一共安排了62个项目,当年计划投资约577亿元。而非首都功能疏解工程包,则会重点实施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友谊医院顺义院区等9个医疗卫生教育疏解项目。另外,交通一体化工程包将推动交通领域协同发展率先突破,重点实施北京新机场、京沈客专北京段、延崇高速等19个项目。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