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国资委力推央企参与能源国际合作

出处: 作者:林子 网编:蒋梦惟 2017-01-25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林子)1月25日,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日前,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会见了瑞士摩科瑞能源集团董事、亚洲区总裁韩进。肖亚庆提出,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积极参与能源国际合作。据了解,目前央企参与国际合作主要有研究课题、共建项目、海外并购等方式,虽然各种方式增长量都在不断刷新,但有多位专家指出,总体而言,央企国际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仍需提升对资源和技术的掌控能力。

肖亚庆指出,中国能源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而中央企业是中国能源产业的主力军,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积极参与能源国际合作。希望摩科瑞利用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助力中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和盈利水平。而韩进则表示,摩科瑞非常重视中国能源市场,希望未来进一步加深与中央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

据了解,从1993年中国首次成为石油进口国以来,我国已在全球33个国家执行了100多个国际油气合作项目,建成中亚、中东、非洲、美洲和亚太5大国际油气合作区。而单就摩科瑞来说,2012年,中石化就以近11亿元收购了摩科瑞旗下一家子公司码头业务的50%股份,2016年初,摩科瑞更是将12%的股份出售给了中石化。

不过,也有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发展迅猛的海外并购,实则还处于初级阶段,仍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国企改革专家、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一段时间以来,部分中国能源企业走出海外,基本上市通过能源贸易买入,或者与他国共同开发当地能源资源,在发展深加工业务上面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对于资源、技术的掌控能力也要进一步提高,如果没有上述两大条件,央企即使“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也缺少定价权和话语权。

而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也曾公开表示,中国企业要实现全面发展,不能简单的依靠设备的销售、出口或者是工程劳务输出,而是从规划设计到管理投资经营,包括金融全面发展,才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除了技术方面的难题之外,祝波善还指出,由于境外企业的运营方式与国内不同,且国外的法律政策环境各异,加剧了国资境外监管的难度,因而尽管越来越多的央企“走出去”了,但监管的链条却没有“走出去”,盲目投资得不到监控。为此,今年1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修订发布了《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和 《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划定中央企业投资行为红线,并首次针对境外投资项目引入了负面清单制度。对此,祝波善表示,在明确了央企投资领域之后,未来投资落地的具体运作方式和项目战略支撑作用都将得到进一步明晰。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