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排放工业废气等五类企业率先纳入排污证管理

出处: 作者:蒋梦惟 网编:蒋梦惟 2017-01-04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1月4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业界获悉,日前已有部分地方环保部门公开了环保部印发的《排污许可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打消了业界对排污许可证推行或放缓的担忧。根据《规定》,排放工业废气的企事业单位、集中供热设施的燃煤热源生产运营单位等五大类企业、单位被率先纳入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的范畴。不过,《规定》为排污许可证涵盖行业调整留下了“活扣”,文件中规定,环保部将按行业制定并并不排污许可证分类管理名录,分批分步骤推进排污许可证管理。根据《规定》,排污单位应该在名录限定的时限内持证排污,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延续换发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 

根据《规定》,目前被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范围的企业主要是污染气体、污水等污染物相关排放的企业和单位,其中,除了以上排放工业废气、燃煤集中供热等企业单位外,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城镇或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等也进入了管理之列。此前,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虽是污染治理单位,但常常成为超标排污大户,频繁被环保部门“点名”。

对于排污许可证中包含的具体内容,《规定》明确,包括排污企业、单位排污口的位置和数量、排放污染物种类、许可排放浓度以及排放量等都要在副本中载明。此外,地方政府制定的环保治理掀起达标规划、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中对排污单位有特别要求的也应对在排污许可证副本中载明。

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我国要将排污许可制建设成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作为企业守法、部门执法、社会监督的依据。《实施方案》还明确,我国排污许可证将按行业分步实现对固定污染源的全覆盖,率先对火电、造纸行业企业核发排污许可证,2020年全国基本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实现“一企一证”。至此,蹒跚起步20多年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全面启动。然而,在该政策出炉后,有业内专家表达出并不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我国此前多年也曾几次明确要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但最后落地情况、全面推行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规定》指出,排污企业等单位需要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因子和相关监测技术规范开展自行监测并公开。这意味着,日常对于企业排污是否符合排污许可证要求,还基本依靠企业自己监测的数据。但环保法学专家、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教授冯嘉坦言,虽然我国一直在推行污染源在线监测,但技术上却一直存在短板,而且,现在我国企业自行监测排污标准尚不清晰,而且企业也没有监测资质,因此,这种监测数据的执法效力难以得到保证,难以成为直接的执法依据。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