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迈入2017年,雾霾污染仍然困扰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多个城市。2017年1月1日,环保部向媒体通报了本轮重污染天气过程最新督查情况。环保部表示,随着元旦到来,空气质量为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范围有所扩大,北京、石家庄、临汾市等城市污染严重。然而,环保部表示,本轮10个督察组对重点城市督查发现,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存在个别企业存在擅自生产、撕毁封条等行为,违反限停产规定的现象,而且包括燕山钢铁有限公司、津西钢铁集团等企业也出现为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减排措施的问题。
距离上一轮连续的重污染天气结束仅一周左右的时间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再次笼罩在雾霾的“阴影”下。2016年12月28日,环保部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预警提示明确,预计自2016年12月29日至1月5日前后,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中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等地区将发生一次持续4天以上的重污染天气过程。2016年12月30日,北京也发布了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而且1月1日,北京市环保局还再次发布消息称,1月3-4日污染扩散条件又将转为不利,因此北京将延续橙色预警至1月4日24时。
扩展到整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根据环保部1月1日公布的消息显示,当日,这一地区空气质量为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范围有所扩大,北京、石家庄、临汾市等城市污染严重。同时,东北地区、关中地区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也达到重度污染,部分城市达到严重污染。截至环保部发布消息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有共62个城市启动黄色及以上预警。
值得注意的是,各重点区域和城市出现连日空气重污染时,环保部派驻督察组监督各地应急、减排等工作实施情况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本次,环保部共派出了10个督察组对重点城市进行督查。环保部表示,督查发现,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存在个别企业存在擅自生产、撕毁封条等行为,违反限停产规定的现象,现场检查时,企业喷涂等车间正在生产,车间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另外还存在露天喷漆作业、燃烧废气油漆桶等行为。而且包括燕山钢铁有限公司、津西钢铁集团等企业也出现为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减排措施的问题。
此外,在去年12月31日环保部通报督查结果时,大唐国际这样的知名央企也直接被点名未落实预案要求,应急响应启动前后发电量及污染物排放量无明显变化,电网公司与地方预警措施执行配合上存在衔接不畅的问题。
“环境违法屡禁不止核心原因还是违法成本过低”,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新《环保法》实施前,我国对于水污染的最高罚金也只是10万元,罚满12个月就是120万元,但企业要遵照规定治理水体达标,半年要投入的资金就远超这一金额。“因而有些企业甚至将这120万元纳入了经营成本中,宁愿认罚也不愿主动治理。”他同时透露,还有一些地方国企行政级别高于当地监管部门,且在税收、就业等方面贡献占比甚重,地方政府出于经济的考量,也会选择对污染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马军看来,要从根源上整顿环境问责名单上的知名企业或者顶风作案的企业,还需行政、司法等多重措施发力,“针对地方庇护的情况,可以充分运用约谈机制,由环保部直接向省级、市级官员施压,要求整改。而在监督方面,环保部也应继续推进信息公开,比如向银行提供违法企业资料,以阻断这些企业的信贷支持,达到惩戒目的”。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