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市委全会定调2017北京经济

出处: 作者:蒋梦惟,林子,张畅 网编:蒋梦惟 2016-12-25

1126S02北京

12月23日-24日,中北京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在京召开。12月25日,北京日报全文披露了市委全会对今年工作的总结和对明年任务的部署。在业内看来,这相当于基本已经为全市明年经济工作定了调。北京商报记者总结、梳理发现,市委书记郭金龙和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蔡奇在作报告时都多个关键词被反复提及,包括:功能疏解、交通缓堵、房地产调控、环境治理、改善民生等。其中,功能疏解更是“不谋而合”地分别在报告中作为明年首要任务提出,郭金龙强调,要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尤其强调要把功能疏解与人口调控紧密结合起来,坚决守住2300万人的“天花板”。

借功能疏解腾笼换鸟

作为城市治理的关键环节,功能疏解无疑是影响北京未来城市布局的重点工作之一。市委全会上,蔡奇报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发展大战略,是中央的决策,对首都发展是个极好契机,我们要紧紧抓住,重点就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实际上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调结构、转方式,就是腾笼换鸟,就是提升城市发展和人居环境质量,就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突出矛盾,就是更好履行首都职责。要把握好稳增长与抓疏解的关系,认识到稳增长与抓疏解是一致的、同向的、相互协同的。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今年北京市已调整疏解商品交易市场117个,共计调整疏解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2.8万商户。而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重申,“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为特大城市的发展方向定调。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如何将自身非首都功能疏解、人口控制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关注的焦点。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卢彦曾公开表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城六区做减法,把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部分教育医疗机构和行政事业单位向城六区之外转移,而非城六区的其他区县,则在承接城六区的城市职能和部分产业的同时,将自身的部分产能淘汰或转移。据了解,目前通州区、大兴区和昌平区都制定了明确的工业大院腾退计划,其中通州区提出,将于2017年彻底告别“工业大院”。

坚决保持房价平稳

同样受到高度关注的,还有高温未退的房地产市场。市委全会上,郭金龙表示,要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自觉从解决经济结构性失衡和城市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来看待房地产问题。要清醒看到,房价已经过高,积累了风险,而且增加了社会焦虑,也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巨大挑战。要担负起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关于调控房价的部署和要求,坚决保持房价平稳。解决好房地产问题,必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以解决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为出发点,紧密结合疏解非首都功能、棚户区改造、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化等工作,进一步调整用地结构,合理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加大改善性自住房建设力度。结合实施居住证制度,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切实增加有效住房供给,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的工作目标。 

今年9月30日,北京市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北京市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购买首套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自住型商品住房、两限房等政策性住房除外)。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无论有无贷款记录,首付款比例均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930”政策落地两个月以来成效明显,数据显示,11月北京辖内商业银行发放个人住房贷款339.41亿元,比9月末下降11.69%;成交量方面,10月和11月北京市一手住房分别成交0.63万套和0.59万套,环比分别下降27.62%和7.48%。

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成缓堵关键

近年来,北京饱受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的困扰,市委全会上,郭金龙指出,一年来,北京统筹谋划交通治理和发展,下大力气解决城市管理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推动交通等各领域项目有序布局。他表示,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北京要更好发挥改革的牵引作用,在交通治理等方面及时推出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蔡奇则指出,北京要深入推进城市治理,努力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具体来说,郭金龙强调,要抓住交通拥堵治理的关键环节综合施策。坚持公交优先战略,继续加大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公共交通建设力度。按照交通“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打造100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形成1000公里中心城公交专用道的目标要求,明年要抓紧细化各个项目的规划、建设、运营方案。

他解释说,“两个1000公里”不是两张网,要把握地铁基本成网的变化,以地铁为基点,优化地面公交系统,打通与地铁接驳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地上地下有机衔接的公共交通一张网。抓住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这个关键点,强化交通需求管理,严格落实机动车限行各项措施,从高峰时段、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入手,进一步研究加大运用经济手段调控用车需求的综合性方案,同时在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加大停车秩序整顿、提升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方面持续用力。

实际上,今年9月,北京发改委发布《北京“十三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时也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打通“三环半”主干路系统,基本建成四环内主干路网。还要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启动修编新一轮建设规划,运营总里程提高到900公里以上,积极推进开行市郊列车,建设苹果园等8个综合交通枢纽,实施中心城长途客运站功能外迁。

扩路之外,还有业内人士建议称,加强对私家车的管控必不可少。有专家指出,实施交通拥堵时段收费政策,合理提高部分区域停车价格、鼓励市民上下班搭乘公交等方式或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

环境治理力度不减

临近年底,北京启动了今年首次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连日的重霾之下,人们对于北京环境治理的进展满怀担忧。

近年来,北京对于大气等环境治理的力度堪称上升到历史最高水平。北京市环保局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今年北京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其他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10、45和86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23.1%、6.3%和10.4%。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85天,同比增加10天。距离中央为北京定下的2017年PM2.5浓度降至60微克/立方米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市委全会上,蔡奇在部署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时进一步明确,明年北京将更大力度治理大气污染,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全面落实强化措施,着力完善防治体系。在此基础上,郭金龙进一步提出,要聚焦环境突出问题攻坚克难。切实把中央环保督察激发出的各级各部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意识巩固好,把在接受督察过程中形成的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的好做法固化下来,形成长效机制。认真落实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的绩效考评、生态资源离任审计、“河长制”等环境建设责任制度,特别是要落实好《北京市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年实现对16区环保督察全覆盖。

除了自然环境之外,城市社会环境治理同样与民众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郭金龙表示,北京要下大力气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舒适的居家环境是经常收拾出来的。”郭金龙强调,北京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关键是解决好管得了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的问题。继续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点,继续加大市容环境问题治理力度,着力抓城市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环境整治,努力解决平房区、老旧小区公共设施不配套、管理服务跟不上、环境秩序比较差,群众生活不便等问题。更加注重历史文化传承,留住北京城市的“魂”。保持对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坚决打赢拆违控非的攻坚战。

侧重满足多层次民生需求

在市委全会上,医疗、教育、交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也是焦点之一。郭金龙报告市委常委会工作时说,在过去的一年来,北京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完善教育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蔡奇向全会报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也说,今年以来,北京的社会民生持续改善,较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在部署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时,蔡奇指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积极推动医疗卫生改革发展。郭金龙也指出,明年,北京还要进一步加快惠民生等各项工作。

具体来说,郭金龙表示,北京明年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重视群众对收入稳步提升、优质医疗服务、教育公平、住房改善、优美环境和洁净空气等更多层次的需求,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切实提高民生工作水平。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不搞力所不及、力不从心的承诺。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工作部署要求,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生活。

据了解,从12月1日起,北京人社局推出了六项医保政策以推进分级诊疗,包括扩大医保社区用药报销范围、提高社区医疗机构门诊报销比例、四类慢性病患者可享2个月长处方报销、上门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家庭病床”报销起付线降低、转诊转院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等多个方面。

在教育方面,今年4月,北京则发布了《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根据方案,2018年开始,北京中考将采取科目“多选”考查方式,考试科目为3科必考加3科选考加体育,通过排列共有9种科目组合供选,从而鼓励考生发挥特长、强化优势。在高考方面,从2020年起,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形成“3+3”模式。

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张畅 林子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