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信誓旦旦要在年底前出台的油气改革方案或许要失约了。12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业界获悉,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一行到中石油调研,连维良表示,石油天然气改革体制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之中,中石油要积极支持相关改革措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改革促进自身持续健康发展。实际上,油气改革方案原计划于今年内出台,但随着年关将至,有业内人士指出,尤其油气改革尚存诸多难点,方案或将推迟至明年上半年出台。
方案推迟至明年出台
据了解,石油天然气改革的最终目标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即政府只监管自然垄断的管网输配气价格,气源和销售价格这两头放开。实际上,我国为这项改革已经做了长足的准备。早在201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时就提出,要推进石油天然气等领域价格改革,重点推进油气管网建设运营体制改革。
到了2015年9月,连维良表示,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改革方案。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施子海表示,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改革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当时有不少业内人士猜测,方案或将在今年初公布。
今年8月,国家能源局发文指出,稳步推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于2016年底前出台。直到前几日,连维良表示,石油天然气改革体制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之中。
但现在看来,今年时间仅剩最后一周,酝酿已久的油气改革方案或已无法赶上今年的末班车。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油气改革方案预计最早将在明年上半年出台。
实际上,我国一直在大力推进石油天然气改革,甚至一个月内数次颁布文件。今年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提出要将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输的准许收益率明确为8%。有业内人士指出,公开透明的收益率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当中。
10月18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发布《关于明确储气设施相关价格政策的通知》指出,今后我国的天然气储气服务价格、储气设施天然气购销价格将由市场自发形成,鼓励各方投资建设储气设施,增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当时有专家称,在本次政策出台后,储气服务价格及销售价格都将有所提升,社会资本对于建设天然气储气设施的积极性也会大幅提高。
当时就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在一个月内两次发布天然气领域相关文件,标志着天然气价格改革已经驶进快车道,但改革方案再三延后,显然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油气改革阻力重重
对于油气改革方案失约的原因,林伯强表示,尽管我国近期在油气改革方面不断加码,但石油天然气行业涉及国家安全,本身比较敏感,改革方案也需要比其他行业更加谨慎一下。此外,从优化国内市场的角度来说,打破垄断,引进民资,能够加剧市场的竞争程度,从而提高行业水平,但从国际的角度来说,让中石油等大型国企保有更多的资源,则更有利于出海与外企竞争。由此,行业要开放到什么程度也成为了业内争议的焦点,从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方案出台的进度。
除此之外,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则进一步表示,油气改革目前的阻力主要来自于现有石油国企。他解释说,油气改革本质上是要放开石油天然气上、中、下游各领域的市场准入和价格,拆除各种向国企倾斜、管制民资的壁垒,允许更多资本进入石油天然气行业,但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领域基本被国企垄断,这样的改革会遭遇一定阻碍。
有业内人士举例称,让运输天然气的管网独立出来,是改革最重要的步骤之一。由于天然气运输严重依赖管道,因此管网的定价会对上游和下游的价格同时造成影响。为此,业界曾希望我国现有石油国企能主动将管网资产拆分出来,合并重组成国家油气管网公司。但中石油、中石化方面纷纷公开表示反对。业内认为,在这种背景下,连维良带队调研并要求中石油积极支持相关改革措施,正是希望通过此举加快改革进程,释放了破除方案落地阻力的信号。
对于上述情况,韩晓平表示,现在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部分居民宁愿用煤、电取暖,也不愿选择高昂的天然气,导致天然气市场需求低迷,企业亏损加剧,再加上石油价格下探,石油公司盈利更少,石油天然气管道建成后能为企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在此时如果想要进行改革,确实比较困难。
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助力改革
有业内人士补充称,石油企业此前为了进行油气输送的基础建设,成立了许多工程施工公司,各地还有分公司、子公司,且存在一些油二代、油三代的现象,如果油气改革要削弱石油国企在部分领域的掌控,那此前从事这些工作的员工要如何安置也是新的难题,如果确实要进行业务上的剥离,建议对员工进行转岗培训,发挥内部安置的潜力也是也行的办法。
另一方面,还有业内人士表示,油气改革可能会加速推进石化行业的国企改革,国企与民资的合作将成为重点。不过林伯强认为,由于目前油价较低,社会资本进入的动力很小,建议进一步放开市场定价,同时给社会资本予以补贴或政策优惠,刺激民企的积极性。此外,目前我国已将天然气管道运输的准许收益率明确为8%,更为公开透明的收益率有助于民企判断,也会增强石油天然气领域对民资的吸引力。
其实,早在去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在印发《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我国要推进天然气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价格作用。韩晓平表示,多年来我国油气改革推进缓慢,归根结底还是各种利益盘根错节,从而形成了阻力,要想真正解决这些难题,主管部门还要做好大刀阔斧改革的准备。
他解释说,目前中石油员工约150万人,但油气产量仅仅和员工数量10万人左右的壳牌公司差不多,这显示我国油气国企掌握着该领域最好的资源,但生产效率太过低下,老旧的体制机制不仅阻碍了公司发展,也阻挡了改革进程。为此,石油国企应该进一步理顺旗下掌握的资源,建议成立一个资产管理公司,向市场寻找资金的同时,也助力油气改革再进一步。
韩晓平补充说,有一些资源如果掌握在国企手中,由于诸多原因可能无法发挥最大效益,如当年加油站被国企垄断时,就没有亮眼的成绩,但在个别国企为加油站引进民资后,反而盘活了资源。他表示,从这个角度说,石油国企应该对油气改革摆正心态,短期来看,油气改革确实会对国企业绩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但长期来看,加快竞争、重新进行资源配置,也有利于国企本身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林子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