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林子)12月18日,记者从北京市大兴区“深化改革促发展·一把手访谈”集体采访中获悉,日前,大兴区以完善土地权能为基础,不断探索镇级统筹下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新模式,其中,为了解决集体用地融资难的问题,大兴区和北京市级金融机构共同制定了转向金融产品,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的“未来收益”作为抵押,实现集体土地使用权证贷款融资。
大兴区相关负责人透露,大兴区与市、区金融机构共同制定出“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未来收益作为抵押”的专项金融产品。这项金融产品主要是为解决土地整治开发成本较高、拆除腾退资金筹措难等实际问题而研发的。目前,包括国家农业银行等7家金融机构围绕土地整治、建设、运营三个阶段,推出了“土地整治贷款”、“开发建设贷款”、“产业运营贷款”、“商业用房按揭贷款”4款产品。
负责人举例称,今年6月,黄村镇狼垡地区拆除腾退一期需要融资34亿元,由镇联营公司作为项目主体对外招标,共有6家银行参与竞争,最后由北京农商银行中标,贷款期限一年,这笔贷款是特别针对土地整理的贷款,而不是二级项目开发贷款。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