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晔君)昨日,记者从财政部获悉,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于2015年3月下达了第一批1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近日下达了第二批1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这意味着今年已批准置换债券额度达到2万亿元。业内认为,中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是稳增长、防风险的重要举措,今年2万亿元的置换额度基本覆盖了需要偿还的地方债务总额,“借新还旧”已成为缓解地方债压力的主要手段。
2014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预算法》修正案规定,地方政府债务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借。地方政府存量债务是新预算法实施之前形成的,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进行置换,是规范预算管理的有效途径。今年3月,财政部下达了第一批1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
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明两年不少地方进入还债高峰期,地方政府进行置换债券,实际上就是把以前政府欠银行的贷款转化成债券,拿这些债券到市场上去发行,等于是借新债还旧债,有利于减缓政府还债压力。
2015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跌至数年来新低;同期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9%,增速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地方政府还债压力陡增。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有利于保障在建项目融资和资金链不断裂,处理好化解债务与稳增长的关系,还有利于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利息负担,缓解部分地方支出压力,腾出更多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
据审计,截至2013年6月30日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存量债务中,2015年到期需偿还18578亿元。财政部两批共下达2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置换额度已经超过2015年需要偿还的债务总额。
“今年第一批地方债置换额度是1万亿元,加上这次批复第二批1万亿元,今年地方债置换额度达到了2万亿元,基本完全覆盖今年即将到期的1.8万亿地方债务,多出的2000亿元可能用延期债务或明年到期的债务置换,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从目前的置换额度来看,以借新债还旧债已经成为缓解地方还债压力的主要手段。”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谢太峰说。
一位业内专家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地方债置换只是延长了还债期限,解决地方债问题,还需要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政府收入来源,给予地方跟事权相匹配的财权。在刘剑文看来,如果说增加财政收入是开源的话,解决地方债问题还需要节流,即压减开支。以往我国财政高增长,但伴随的也是高支出,目前高增长已经不复存在,如果还继续保持高支出,债务问题只会越演越烈。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