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在昨日北京市人大召开的老年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组全体会议上,市老龄委公布了《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任务分解表》,其中明确,市规划委等相关部门要在年内出台《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置达标建设办法》。业内表示,这将明显倒逼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相对滞缓的建设过程提速。
新建小区必须要配备养老服务设施已经成为所有开发商必须具备的“常识”。《条例》中甚至进一步明确新建居住区的养老设施,应当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避免开发商推脱或拖延应承担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责任。
亚太城市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众多老旧小区都位于城市中心区,要通过购置、租赁等方式解决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就得在周边找已建成的房屋,但这些小区周边的房屋价格几乎都非常高,这无疑会给财政带来不小的压力,而且也并非长久之计。 陈宝存表示,他通过与部分业内专家讨论后发现,老旧小区中,物业办公设施很有可能为养老服务设施提供场地。“物业用地是全体业主所有的,在老旧小区中基本都存有一定规模,而且大多运用效率并不高,除了几个供物业办公的办公室外,不少面积都在低效运营甚至闲置着,将这部分面积重新整理、规划成养老服务设施,是相对难度较小的方法。”陈宝存表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