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成品油价“三连涨”之后首降

折合93号汽油每升下调或不足0.1元

出处: 作者:记者 王晔君 实习记者 张恒 网编: 2015-06-08

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晔君 实习记者 张恒)国内汽、柴油价格或将迎来今年3月底以来的首次下调。今日是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市场预测,由于本计价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总体下跌,国内汽、柴油价格在经历“三连涨”和“一搁浅”后或将再度迎来下调,预计每升降价幅度不超过0.1元。

近10天以来,受到美元汇率走高、石油供应依旧过剩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呈现出震荡整体下跌的走势。受此影响,原油变化率持续走低。根据卓创资讯测算,原油变化率相对应的成品油限价下调幅度在100元/吨左右,换算到93号汽油,每升可能下跌不足1毛钱。由于周一晚12时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再度开启,根据现在国际原油走势,国内成品油限价下调已基本板上钉钉。

此外,新华社石油价格系统监测也显示,6月4日一揽子原油平均价格变化率为-2.63%。根据目前变化率情况测算,此次国内汽柴油价格或将迎来下调,每吨下调幅度或超100元,折合93号汽油每升下调或不足0.1元。

今年以来,我国成品油价格已经历10轮调价周期,其中5次上调、3次下调、2次搁浅,汽油累计上涨570元/吨,柴油累计上涨490元/吨。这次降价如果落实,将是今年“三连涨”之后的首降,上一次降价是在3月27日零时。

我国于2013年3月底出台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按照新机制,国内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当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做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进入二季度,美国运营的油田钻井数下降以及美国原油库存连续下滑等因素支撑了国际原油价格的一轮走高,并由此导致我国汽、柴油价格的“三连涨”。市场预计,随着6月的来临,国际原油市场也将迎来上半年最为关键的一个月份。

市场机构隆众石化网认为,6月上旬的欧佩克会议、中旬的美联储会议和下旬的伊朗核问题谈判,是可能为国际油价带来利空的三大事件。“一旦利空集中爆发,不排除油价再次转跌的可能。”分析师李彦说。

去年6月下旬以来,随着地缘政治因素的缓解,全球石油供大于求格局发挥决定性作用,欧佩克国家拒不减产推波助澜,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从最高每桶105美元以上跌至2015年1月底的每桶44美元,国内汽、柴油价格也迎来“十三连跌”。今年2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震荡走高,回升至每桶55-65美元区间波动。

中宇资讯认为,虽然欧佩克此次决定维持产量配额对国际油价形成利空,但鉴于全球经济调控下后市能源需求好转、美国石油钻井数量及石油库存下降等利好因素支撑,国际油价后市可能会出现较为理性的下跌。

此次下调如果落实,将实现年内第四次成品油价格下调。因本次调价幅度较小,私家车主从中获利不大。但随着北方“三夏”临近,本次油价下调将为“三夏”用油缩窄成本。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