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天然气消费终端将推季节性差价

出处: 作者:王晔君 网编: 2015-06-05

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晔君)天然气价格改革又有了新进展,国家能源局昨日发布《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驻点京津冀专项监管报告》提出,进一步理顺天然气价格机制,在终端消费环节推行季节性差价、可中断气价等差别性气价政策。业内认为,目前上游天然气价格基本实现市场化,天然气整体价格能否理顺,关键看下一步终端天然气价格改革,季节性差价、可中断气价等差别性气价政策是终端天然气市场化的重要手段。

报告明确,目前天然气价格实行分级管理,门站价格由国家管理,销售价格由地方政府管理,多数地方没有建立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上游门站价格调整后下游销售价格存在疏导不及时现象,城镇燃气企业经营压力大。尚未系统建立起天然气季节性差价、可中断价格等差别价格政策,价格杠杆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据了解,2013年7月,我国实施了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各省门站价格按照存量气和增量气分别定价。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经过三步走改革,目前我国上游天然气价格基本实现市场化,已具备与国际天然气价格联动的条件。天然气整体价格能否理顺,关键看下一步终端天然气价格改革,季节性差价、可中断气价等差别性气价政策是终端天然气市场化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用气季节性差距很大,冬季高峰时往往供不应求,夏季谷底时又出现很多资源浪费。通过季节性差价,可以有效发挥气价的杠杆作用,抑制高峰时期用气的快速增长,提高低谷时候的用气量,从而提高管网和整个社会的效益。”林伯强说。

一位专家透露,上游天然气主要受国企和政府影响,改革推动起来相对容易,而终端天然气价格涉及到众多企业和消费者,改革的难度将比较大。目前天然气需求放缓,国际价格也比较低,正是推进价格改革的好时机,因此应该加快推进终端价格改革。在林伯强看来,目前天然气价格格局已经初显,将来居民用气采取阶梯价格,保障绝大多数居民不因天然气价格改革而增加成本。而企业用气完全市场化,采取季节性差价、可中断气价等差别性气价政策,至此天然气价格完全理顺。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